柏拉图以《理想国》说明其政治倡导,用三个比喻谈到了要充分认识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需要走曲折而漫长的道路。
太阳:
太阳能使双眼看到事物,还能使它们产生、成长和得到营养,虽然太阳本身并非产生。柏拉图借此说明善的理念可以使心灵的理性认识事物的理念和善理念,又可以使事物的理念和善理念被理性认识的道理。“善的理念是最大的常识问题,关于正义等等的常识只有从它演绎出来的才是有用的有益的。”因此,护国者只有先拥有善的理念,才能了解地了解正义,监督城邦的政治规范,才能使国家走上正轨。
线喻:
线喻用一根分成四个线段的线来讲明认识的四个等级,它左侧是心灵的认识活动,按认识能力由低到高依次向上排,分别是想象、信念、理智、理性,认识能力也分别对照按认识程度不断提升的四个等级认识对象,影像、可见物、科学(数学、几何、天文、和声)、理念,其中影像和可见物是可见世界,科学和理念是可知世界范畴。由想象和信念对可见世界的认识活动产买卖见,是一般公民能达到的水平。由理智和理性对可知世界的认识活动产生常识,特别是理性对善理念的常识,只有哲学王在受过科学和辨证法教育将来才能达到这一水平。
洞穴:
柏拉图把没受过教育的人比作从小就住在洞穴里的人,被束缚,只能面对墙壁,观看矮墙外人或物走过时被火光照射产生的影像。假如一人被解除束缚,他转身看到火光刺眼,未看到实物就转回头成为囚徒。假如被强拉出洞穴,不允许中途退回,在经过一段习惯的过程,看过阴影、水中倒影、阳光下的实物、夜里的天空等,最后终于能看到太阳本身。他得出结论,这一路艰难曲折的道路上看到的所有是什么原因原来就是太阳。依据太阳的隐喻,这个人其实是认识了善理念。这其实比喻了治国者的生活道路。从转向到看到太阳都是他受教育的过程。依据线喻,阴影、倒影,阳光下的实物,夜晚的天空和太阳就是认识的四个阶段,他历程这一过程认识善理念,也就成为了哲学家。看见过美者、正义者和善者的真实,也就有了参加政治生活更强的能力,因此需要参与国家管理,回到洞穴去将同伴从中拯救出来,但囚徒们不信他的“胡言乱语”,假如执意给他们解开束缚强拉出去,还可能被一致攻击,遭受迫害。